宛新平:“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
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群眾心坎里
10月25日,省委書記鄭柵潔帶頭深入桐城市、廬江縣的企業和農村,向企業一線職工、基層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宣講期間,鄭柵潔在桐城市國軒新能源有限公司走進企業職工中間,面對面進行交流;在廬江縣湯池鎮百花村召開座談會,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開始時,面對企業職工代表,面對鄉鎮、村黨委(黨支部)書記、老同志代表,都仔細詢問學習貫徹情況,詳細了解他們對黨的二十大的感受和期盼。
“沾泥土”“帶露珠”,面對面、實打實、心連心,深入一線、生動鮮活的宣講,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氣、冒熱氣、暖民心,“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樣的宣講不僅受到了群眾的歡迎,更是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了群眾的心坎里,
黨的二十大已經勝利閉幕。我們再一次踏上新的“趕考”之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如何做到學深學透、入腦入心、落地落實?如何邁進新征程、打開新局面,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火熱實踐中?怎樣把中國式現代化變成生動的安徽現實?
思想是行動的向導。實踐證明,感知群眾所盼,回應群眾關切,把握群眾脈搏,帶著誠意來,帶著民情走,就能增強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靈活性、實效性,就能充分發揮振奮人心、溫暖人心、激蕩人心和啟迪人心的積極作用。
因此,直奔一線,走到群眾中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傳解讀,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基層、送進企業、送到農村,送到群眾家門口,把精神講“活”講“薄”講“透”,讓群眾聽得懂、坐得住、樂意聽,講到群眾和基層黨員干部的心坎里,就能凝聚起江淮大地更強大的奮進力量。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奮力開啟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征程,每一個人都不是旁觀者,七千萬江淮兒女都是建設者、見證者和親歷者,既需要我們熱血沸騰、快馬加鞭,激蕩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弘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結精神,更需要用心學進去、用功領會透、用力做起來,對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知道怎么看、明白怎么干、掌握怎么干好、干到極致、追求一流境界。各級領導干部既要做實干家,又要做宣傳家,帶頭宣講,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確保我們“干的事”精準對接群眾“盼的事”。
春風化雨潤無聲。采用“拉家?!笔椒绞?,走進一線給群眾講解黨的二十大精神,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揚在鄉村田埂之上、城市社區之間、機關企業廠房之中,使群眾“沉浸式”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聽得懂、聽得牢,也能用心記,既傳遞了黨的好聲音,又及時了解了群眾生活中的情況,“雙向奔赴”“同頻共振”,更加入耳入腦入心,營造出時時處處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的濃郁實干氛圍。
語言“接地氣”,宣講更“記得住”。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生動鮮活的,要善于用群眾視角去思考,用貼近群眾的語言去講解,變成“方言土話”,轉換成“群眾語言”,轉換成“樸實道理”,推動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成為交心談心、答疑解惑、解決問題、凝心聚力的過程。充分運用好群眾語言,以更多“接地氣”的表達方式,更好地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不斷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引起群眾的思想共鳴。
透過現象看本質,“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背后,彰顯初心使命,體現作風擔當,凸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冀望未來、大道寬廣。奮力推動現代化美好安徽,需要更多的“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為民捧出一顆心,為民傾盡“洪荒力”,帶著滿格頂格的狀態,激蕩奮斗有我的責任感,融合到崗位中、體現到行動上、具體到實踐里,以奮斗之筆,打開高質量發展的一片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