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天津拉開帷幕,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矚目。
從國家層面看,網絡文明大會舉行,這次已經是第二次。
為何把網絡文明建設放到如此重要位置?對于安徽來說,如何讓網絡更清朗、正能量更充盈?激發更加澎湃的“網”動力?
從宏觀來看,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的舉行,釋放出鮮明的信號,展現了點亮網絡文明“火炬”的決心,聚力傾力合力打造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近距離觀察,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論壇現場,與會嘉賓踴躍發言,真知灼見相互碰撞——新時代中國網絡文明建設成果展,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將網絡世界繽紛的中國故事娓娓道來。
正能量故事照亮網絡空間。凡人善舉在網絡上贏得的點贊越來越多,“上熱搜”越來越多。數據顯示,中國文明網累計發布“中國好人”16228名,網上互動超過100億次。
聚向善之力,享文明之風——從網絡空間“新風氣”到深入治理“新行動”,再到文明互鑒“新橋梁”,當前,網絡空間向上向好態勢日益鞏固,網絡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新風撲面而來。
放眼安徽,江淮大地持續勁吹網絡文明之風,打造網絡文明內容共建行動、網絡文明典型共創行動、網絡文明素養共育行動、網絡文明生態共治行動、網絡文明成果共享行動,進一步在全社會形成建設網絡文明的強大合力,可謂是“風景這邊獨好”。
溯源互聯網發展歷程,一路走來,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以前所未有的嶄新面目重新塑造社會形態,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虛擬的網絡世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互聯網在飛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粗放式發展的問題,內容變異、隱私泄露、數據漏洞、誠信危機等問題時有出現,既損害網民切身利益,也不利于互聯網健康發展,成為網絡時代文明建設的重大課題。
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網絡生活也像實際生活一樣,需要文明道德、需要正義陽光,更需要善行義舉、清風拂面、縷縷花香,社會正能量充盈可知可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家園的安全清朗,需要網絡綜合治理和網絡文明建設雙向發力。2019年以來,全國累計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00多億條、賬號近14億個……
實踐證明,只要堅定團結奮進“主心骨”,堅持激濁和揚清相結合、增強網絡文化“軟實力”,堅持發展和治理相統一,堅持網上和網下相融合,就能打造天朗氣清“生態圈”,繪就共建共享“同心圓”,推動網絡文明在江淮大地乃至神州大地處處蔚然成風。
弘揚時代新風,建設網絡文明。點亮網絡文明的“火炬”,就是為網絡文明揚旗,為網絡文明亮劍。讓我們擁抱時代潮流,踐行網絡文明,當好網絡公益帶頭人,讓網絡成為道德文明的棲息地,讓時代新風充盈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