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便可賺錢,嘗到甜頭的鄭某僅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就違法轉賣他人手機號碼2000余個。近日,經江蘇省儀征市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鄭某拘役五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
據了解,鄭某在儀征市一家通訊器材公司的經營部上班。2019年12月,鄭某的同行朋友將其拉進了一個叫作“收碼”的群聊中。所謂“收碼”,即“上線”通過不當渠道收集他人手機號碼和驗證碼用于注冊手機App賬戶,而“供碼者”可以借此獲得傭金。
“許多老年客戶辦業務的時候不太清楚怎么操作,就會拿著手機讓我幫忙。這時我會把他們的手機號碼發送到專門的群聊中,群里的人收到后,客戶的手機會收到一個驗證碼,我再把驗證碼發送到收碼的群,群里的人收到驗證碼后會發紅包給我,這樣就算是完成了一次‘拉新’。每成功注冊一個新賬號,我能賺5-7元傭金?!编嵞痴f道。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客戶不知情且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鄭某利用幫助客戶辦理充值話費、更換手機卡等業務的機會,轉賣他人手機號碼注冊了數千個賬戶,從中非法獲利人民幣1.4萬余元。
2022年7月12日,公安機關將鄭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法院作出如上判決。
辦案檢察官表示,此案并不是個例。在非法傭金的誘惑下,營業廳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以幫助客戶辦理業務為由,擅自將客戶的手機號碼及驗證碼提供給他人注冊App賬戶的行為,對于客戶尤其是老年客戶而言很難察覺。
【檢察官提醒】
廣大群眾在辦理手機業務時,如非必要請勿讓他人幫忙操作手機;確有必要的,密切關注操作者,以防其進行非法操作,尤其要特別注意向他人透露本機號碼而收到各類驗證碼等信息的情況。同時莫要貪圖小便宜,果斷拒絕參與需要留下詳細聯系方式可以領取小禮品等一次性體驗活動,避免個人信息被二次銷售。